2025年10月24日,CCF计算机博物馆(简称CCM)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量子计算专题论坛上举行捐赠仪式。CCF副秘书长、CCF计算机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主任臧根林博士代表博物馆,接受了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藏品。CCF杰出会员、CCF量子计算专委副主任、中山大学李绿周教授和CCF杰出会员、CCF量子计算专委常委、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郑盛根研究员、东阳西西艾弗计算文化与发展研究院严伟副院长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左起:李绿周、臧根林、郭聪、贺瑞君、巨江伟、郑盛根、严伟
本次捐赠的藏品覆盖了核磁共振、超导、光量子等量子计算领域,进一步丰富了CCM的馆藏体系。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国产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Origin Quantum AIO、6比特超导量子芯片、72比特"悟空"超导量子芯片及102比特"悟空"超导量子芯片,其中"本源天机"是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国平教授带领本源量子研发团队于2018年成功推出的中国首套自主研发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我国首次将量子计算控制系统功能集成于一台可完整控制量子芯片的机器,凭借成本更低、功能更全、兼容性更好、集成度更高等优势,"本源天机"在当时国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102比特“悟空”超导量子芯片同时包含超180位耦合比特,验证了我国自主可控的超导量子计算架构的可扩展能力,为后续研制更大规模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了量旋双子座Lab-量子计算实验平台与少微C20-20比特量子芯片。前者是一款全栈式的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它基于核磁共振量子计算原理,搭载先进的射频技术和小型化的量子系统,能够提供教室环境运行的真实量子计算实验;后者采用1维链或2维链拓扑结构设计,在20mK温区环境工作,具有高Qi值、长比特寿命、高稳定性等特点,这意味着量子比特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其量子态,得以进行更多的计算操作,提高量子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了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模型,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是目前国内首个突破千比特规模、唯一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它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更强的扩展性,在人工智能、通信、金融、医药、能源等行业有更大的实用化应用前景。
捐赠仪式现场,臧根林向各捐赠企业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并表达了由衷感谢,他表示:“本次捐赠的藏品是我国量子计算发展过程的珍贵见证,凝聚了我国量子计算领域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为CCM历史馆的新型计算展厅带来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未来CCM将通过这些藏品,向公众讲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故事,展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自主之路’,普及量子计算相关知识,激发公众对计算机领域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
CNCC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第二十二届中国计算机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无限可能”,旨在探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大会邀请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作报告,展望前沿趋势,分享创新成果。
CCM建成后将成为记录和展示计算机领域发展历程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目前博物馆已征集到超7500件藏品。在此,我们热切期盼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积极参与到CCM的藏品捐赠中来,无论是见证技术突破的硬件设备、承载发展记忆的文献资料,还是凝聚智慧结晶的创新成果,都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携手,丰富馆藏、传承历史,让更多人通过这些珍贵藏品,感受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脉动,助力计算机科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若您有意捐赠计算机相关藏品,请联系刘老师,邮箱:ccm@ccf.org.cn,电话:0579-86961962。


